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?
是在一线城市奋力打拼,还是在小城镇享受安逸平和?
也许,在小城的你会羡慕大都市的灯红酒绿,而在大都市深夜加班的他,会羡慕这时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你。
读了庄子的《逍遥游》后终于明白:
生活没有好坏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《逍遥游》用一条叫作鹏的大鸟开篇。
大鹏生在北海,脊背大到几千里,翅膀展开好像天边的云彩。
每到六月,大鹏就要飞到南海去,翅膀拍起的水花有三千里,借助风的力量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。
而林中的蝉和斑鸠看到后,讥笑大鹏:
“我们奋力一飞,就能冲上榆树的枝头,有的时候还飞不到,那就落在地上罢了,哪里需要飞上九万里去南海呢?”
你是想做飞上九霄的大鹏,还是在林中自由飞翔的斑鸠?
如果有几千里的脊背和触到云端的翅膀,那就去大海上搏击风浪,天高海阔。
山林中容纳不下如此巨大的身躯,在山林中飞不高也飞不远。
被投入山林的大鹏一身的能力无法施展,会郁郁而不得志,一生必定充满遗憾与不甘。
如果你只是小小的斑鸠,那就在林中飞翔跳跃,跳累了就在落在地上安心的休息。
大海的风浪太大,会吹断斑鸠的翅膀,葬身海底。
飞上大海的斑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大海吞噬,会恐惧而焦虑,惶惶而不可终日。
大海之上是大鹏适合的领域,林中的生活则是对斑鸠最好的安排。
与自己能力、认知、志向匹配的环境就是最适合、最舒服的环境。
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得心应手,才能身心安宁,才是最好的生活。
《逍遥游》中还讲到:
惠子对庄子抱怨:“我收获了能装五石东西的大葫芦。用它装水,硬度太差;剖开做成瓢,底又太浅,不能装东西。
不能不说这个葫芦不够大,但没什么用,我就把它打破了。”
庄子听了,哈哈大笑:
“惠子呀,不是葫芦无用,而是你太不会利用它了。
既然不能装东西,你为什么不把它做成腰舟在江湖间漂浮,却为葫芦底浅而发愁呢?”
同样的葫芦,用来装水就是一件废物,而做成腰舟则可以助人过河,成为有用之材。
你觉得生活不如意,并不是能力差,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领域。
别人一看就会的数学题,而你绞尽脑汁也解不出来;
你听一遍就能学会的一首歌,别人可能跟唱多遍仍会跑调。
宋徽宗的书画堪称一绝,可他偏偏做了皇帝,丢失了大好江山,自己也客死他乡。
在不适合自己的领域哪怕拼尽全力,也未必会有满意的结果,选择往往大于努力。
挖掘自己的优势,并匹配适合的领域,才能将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。
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生活就是选择题。
与其羡慕别人,不如选择适合自己的。
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持续发力提升,一定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